菏泽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
我要加入
18053077877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曹州艺术网 -菏泽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
新闻 综合 市场 展会 拍卖 当地
    会员 国画 油画 书法
      展览 预告 当前 回顾 经典
        史论 知识
        评论 个人 综合 展览 欣赏 趣闻 访谈 人物 事件 研讨 视频 国画 油画 书法 版画 理论 技法
          当前位置: 曹州艺术网 >>艺术知识 >>
          .
            分享到:

            宋版书特点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1-23 11:58:59 来源:网络

               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已臻成熟,无论书写还是刻印都相当精美,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为后代所推崇仿效。

                一、 版式

                从版式看,北宋刻本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或四周双栏,也有一些早期刻本采用四周单栏。南宋中叶开始流行黑口,多见于建本。版心中往往标出书名、卷次、页码及刻工姓名,有的还标出字数。官刻本卷末一般镌刻有校勘人衔名,坊刻本则多有书耳和牌记。

                传世宋刻本有不少讲究字大悦目,行格疏朗,如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周易注疏》、《尚书正义》、《周礼注疏》、《礼记正义》和绍兴府刻《春秋左传正义》等,均止八行款式。也有些宋刻本行格较密。清人江标著有《宋元行格表》,可为鉴定时参考。

                二、 书法字体

                宋人工书法,崇尚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字体,风气所尚,也影响到版刻事业。北宋早期盛行欧体,后期逐渐浒颜体和柳体,但各地区刻书又有分别。川本颜体居多,间架开阔,字形丰满,建本柳体居多,笔画刚劲,字硬如骨;浙本则多欧体,纤细秀雅,字形略瘦;江西刻本既有柳体,又有欧体。明人谢肇曾说:"宋刻有肥瘦两种,肥者学颜,瘦者学欧。"这是前人的经验之谈。

                三、 用纸

                宋代造纸技术较为发达,印刷用纸品类繁多,大致有竹纸和皮纸两类,建本多用竹纸,色黄而薄,时间长了还会变黑;浙本、川本多用皮约纸,即以桑树皮和楮树皮为原料制成的纸张,色白而厚,两面光洁。此外,不少地方还用麻纸印书。宋代刻本中还有用公文纸背面印书的,如黄丕烈《菱圃题跋》所记,《北山小集》用乾道六年簿籍印成,《芦川词》用收粮案牍印成。这种"公文纸本"流传较少,但较易鉴别。



              来源:中国艺术品

            More 艺术知识
            Ο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Ο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Ο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Ο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Ο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Ο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Ο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Ο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Ο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Ο油画表面各种污渍的正确处理方法
            名作欣赏
            Fernando Guerra别墅设计
            长城脚下的公社作品欣赏-飞机场
            Micro-Compact Homes(微型房)
            超有创意的房屋
            艺术趣闻
            启功:人生没那么复杂,就是找乐子啊
            齐白石买自己的假画
            张大千弟子伏文彦一段趣闻
            王献之为逃避公主追求自残 公主:他是残废我也嫁
            齐白石卖画时喜欢收崭新钞票
            清朝大官员被假文物羞辱
            朱新建痴棋输掉很多画
            米芾癫狂字更狂:为书画费尽心机
            启功教我学书法趣闻:为事业放弃喝酒奢好
            奇葩艺术家用自己的屎给扎克伯格画肖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 加入我们
            主编邮箱:421836602@QQ.com 编辑QQ:421836602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丹阳路与华英路交叉口 邮编:274000
            版权所有:©曹州艺术网(gucaozhou.com) 京ICP证110842号
            合作支持:©MEISHUJIA.CN 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58(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