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
我要加入
18053077877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曹州艺术网 -菏泽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
新闻 综合 市场 展会 拍卖 当地
    会员 国画 油画 书法
      展览 预告 当前 回顾 经典
        史论 知识
        评论 个人 综合 展览 欣赏 趣闻 访谈 人物 事件 研讨 视频 国画 油画 书法 版画 理论 技法
          当前位置: 曹州艺术网 >>艺术评论 >>
          .
            分享到:

            刘九洲:《甲午书画札记五则》(下)

              作者:刘九洲2014-12-24 08:20:11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刘九洲:《甲午书画札记五则》(下)

              最近几个月,呆在上海,写了几篇有关书画鉴定的小文章,发在武英微信上,这几篇文章讨论了书画鉴定一些基本问题,而不是具体问题。现在汇集起来,加一个总标题,供大家参考。

                【相关链接】刘九洲:《甲午书画札记五则》(上)

                三,记问之学与鉴定

                虽然涉足鉴定很久,但是回想起来,在鉴定方面,我只有过一个老师,还是瓷器方面的,他就是上海的孙显堂先生,他教我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帮我在市场上看真伪。

                1999年到2001年,每周我们在逛晓市的地方碰面,当时他60不到,每周六天不亮,孙老师就到了市场,在黑乎乎的、充满各种味道的交易市场,我们每周至少实战一次,买了东西就回家研究,因为我们出的价钱都不算高,因此,不得不经常冒险买一些当时看不明白的东西,偶然上当,大多数时候我们冒险成功。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当时最大的成功,就是买了很多残器。那个时候残器似乎不值钱,有冲的万历青花琴棋书画扁罐,才900元;略有残缺的正德青花钵,1200元;西晋越窑熊足砚,800元;修内斯官窑大水盂残器,2200元;元青花狮子烛台,2300元。现在回想起来,全是神话。我只花费了1年左右,就大致懂了,2004年前后在雅昌高古瓷器栏目,我的眼力也得到了一定验证。

                从那两年实际鉴定的经验,我悟到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鉴定不是“记问之学”。你看到什么标准器,再到市场里面照搬,八成要上当。后来我在古代书画鉴定的时候,从来不依靠记问之学,虽然需要记得一些基本知识,但是这些基本知识,应该尽快转化为一些抽象原则来使用。这就是中学数学中,仔细学习例题,然后尽快学会实际运用的思维过程。

                后来,我与书画鉴定的人接触多了,觉得大多数人思维深处,过于书呆子,不够老辣。他们似乎一直期待下一个出现的古书画,与代表作是差不多的,信息是完备的,他们查阅一下书本就能够知道的。这实在是书生之见,是缺乏实战导致的状态。

                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很多人希望能够直接学到诀窍,有人称之为“干货”,譬如说,他们希望你告诉他,董其昌写这个字时候,会少写一点,王铎写到那个字,会多一笔,等等。他们总是期望积累这样的“知识点”来提高水平,而拒绝自己去搜集、发现、总结规律的方式。事实上,“积累知识点”这个倾向,是违背鉴定学基本原理的。

                书画鉴定,本身就是在信息不完备条件下,下判断的过程。历代流传之后,大多数书画已经不具备完备的信息,必须依赖总结出来的抽象概念,去回复其原貌,而不是依赖“记问之学”。旧学问总是强调“记问之学”,强调“散钱的积累”,这与现在面临的学术问题,正好背道而驰。这种依靠抽象概念下判断,是瓷器市场的常识,到了书画鉴定领域,居然成为一个“不太容易交流的思维方式”,实在让我吃惊。

                熟悉一个领域,掌握一定的数据,摸索一定规律,然后对未知领域下判断,这本来是学术的基本动作。而在书画鉴定领域,这个方法居然不是主流,“记问之学”大行其道,真是怪事。当老师的,要教给学生“干货”,你如果指点学生搜集资料自己研究特征,学生当即大骂。这个现象,让人啼笑皆非,这才是真正的学术环境不好,学术氛围差。最好的老师,从来只说方法,不说结论。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当鉴定家,如果你的思维,不具备足够的抽象才能,也就是不能通过学术基本考察,可能难以在鉴定领域内有大发展。

                放到现实环境中,也就是说,那些一流高校的研究生(理工科也没有关系),并且精于形象思维的,可能是鉴定大师的好苗子。因为他们人不笨,也经受过基础学术训练,思维习惯已经不再依赖“记问之学”,如果再加上图像记忆能力不差,那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大师。


                那些依然准备依赖于“记问之学”的学者们,我觉得他们落后了整个一个时代。

                四,书画鉴定中的“他山之石”

                这一节,再次深化一下上一节的内容。我个人以为,搞书画鉴定的人,最好花费一两年时间,去涉足一下瓷器鉴定。因为瓷器鉴定所依赖的方法,正好是书画鉴定中忽视的内容。

                瓷器鉴定的核心方法是类型学,冯先铭说过,看看器形与纹饰,就可以解决80%的瓷器鉴定问题——这就是类型学在鉴定中的分量。现在瓷器作伪很多,真伪之间差异很小,需要仔细分辨,但是从长期鉴定的来考虑,还是要关注大的地方,也就是器形、纹饰这些东西,大的地方不精通,总是追究赝品是如何造出来的,抓小放大,不是鉴定正道,迟早要吃大苦头。

                书画鉴定,既包含类型学,又包含笔墨特征等项目,目前强调笔墨太多,而忽视类型学在书画鉴定中的作用,这就使得书画鉴定“两条腿”丢了一条腿,成了瘸子。

                瓷器鉴定中的类型学是什么呢?譬如说,我们谈到明代青花,宣德如何,成化如何,嘉靖如何,万历如何,基本上是看发色就可以下判断,不会考虑,“万历青花为啥就造不出成化青花的发色”这样的问题。因为瓷器是工业化产品,成批生产,自然存在制约条件,这些制约条件就是鉴定的要点,万历青花确实没有成化青花的发色,成化有其自身特色,一看就知道,不需要反复怀疑。

                但是这个器形学的判断方式,在书画领域不为人理解。大家总是怀疑后人是否可以完全复制前人,而在这个怀疑过程中,找不到“类型学”这个基本方法,于是不敢下判断,大家互相吓唬,把这个领域水准搞得很低下。从技术上看,书画领域被“说笔墨”的人占领了,大家都在玄谈笔墨,但是不做类型学基本工作,全面陷于被动。

                笔墨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比较高妙,但是书画鉴定,好比跨栏运动,你确实可以研讨跨栏细节,但是不要忘记,你得首先跑到那个栏边,才谈得上跨栏。目前书画鉴定,就是不讨论跑步,只讨论跨栏。运动员如果不会跑,怎么会跨?

                为什么不是理论学习一下,而是要“涉足”一下瓷器鉴定?就是要亲身体会,去理解类型学的实战力量,否则,空学书本,感受不到类型学的力量,不会运用,还是无效。

                我已经10多年不怎么买瓷器,前几天,偶然的机会,买了一个罕见的明代成化白釉的香炉标本,依靠的就是网上图片,看看这个釉色、底图,就知道这是成化白釉真家伙。买到手一看,釉面肥厚,且白釉白得异乎寻常,这才知道历史上为何盛赞成化。

                获得这个真品,导致我感受到成化白釉“颜色异乎寻常”这个新知识点,这就成为下一次鉴定的新点。这就是依靠类型学,寻找到真品,再根据真品增加知识的过程。这也是人们说,鉴定必须买东西的原因,因为你买了,才能发现更多细节。

                书画也是一个道理,最近李雪松先生组织了一个明代宫廷画展《日近清光》,明代宫廷画,有很多都是无款的,你怎么去辨认?首先是类型学,而不是笔墨,类型上是明代宫廷类别的绘画,就可以下判断。如果不采用类型学的理论思维,你问那些无款画为什么不是清代宫廷画家的作品?那就变成没有专业背景的胡乱询问了。

                 类型学在瓷器中运用广泛,在书画中,还没有被提到理论高度来阐述,所以大家还不熟悉,但是只要花费一些时间,去熟悉瓷器鉴定,再转回书画,思维水准一定大幅度进步。

              图二

                在瓷器鉴定中,哪怕看到一些瓷片,譬如说,图二中那两条鱼的瓷片,玩瓷器的,一看就知道这是南宋的青白瓷,不会是其他任何时期的,这就是类型学,而且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书画中,我们还很少看到这样的明晰判断。所以,古人说得有道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五,书画知识的两种积累模式

                我在市场上泡了这么多年,发现实际会鉴定的人,有两种知识积累模式,一种是依赖市场行为积累,另一种走学术路径。

                市场上不断出现艺术品,熟悉艺术市场的人,记得哪一年拍卖过什么,哪些藏家如何看待这些东西,这样的信息,他们如数家珍。他们非常关注拍卖前后,各种参与人员的动作,他们深信,只有动钱的市场动作,才是真心的。但是他们不那么熟悉教科书体系(当然,也没有一本书完备的教科书)。这种行为,优点是比较实际,切身利益明显,缺点是积累不足,在知识上,没有做好放长线钓大鱼的准备。

                因此,市场人士头脑中的知识,是点状模型的,不是结构的。这个模式,优点是遇到他们懂的环节,他们非常懂,缺点是点状知识,覆盖面不足,一旦市场上出现前所未有的物品,他们就失去了途径,一筹莫展。譬如说,市场最近十年来出现的米芾《研山铭》、黄庭坚《砥柱铭》、苏轼《功甫帖》,很多市场派人士,一开始都看不懂,因为以前市场没有出现过类似物品,无从判断。

                但是很多学书法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真迹,因为学书法的人,知识来源完全不同。

                市场派人士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他们可以鉴定,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难以判断艺术品位的高下。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遇到每一件东西,他们都说是精品——哪有这么多精品。

                第三,参与市场的人,存在信息源不广阔的问题,由于能够站在拍卖舞台上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总是极少数,因此,他们有时候不能接收到学术界的看法,这就导致时常出现双方真刀真枪,全力以赴抢夺某件赝品的局面。

                虽然我们看到徐邦达的著作很多,其实,他是市场派的代表,他的知识点非常密集,导致你觉得他什么都懂,但是看到他鉴定失误的地方,就可以知道,他的知识体系依然是点状的,而不是结构性的。尤其对于审美的历史局限性,他似乎忽略了,譬如说,唐代书法具备的拙气,徐邦达就是不理解,所以搞错了柳公权《兰亭诗》,梁楷的随意性也为他所不理解,所以搞错了《右军书扇》《东篱高士》两件名作。

                与市场人士相反,另外一部分人,直接从理论上、书本上学习艺术史,他们先翻阅大量资料,通观全局,然后逐步认识具体。这个学习道路的问题在于,以往教科书不够细致,与市场拍卖品之间,还有巨大鸿沟,绝大多数人,不能通过自身努力,跨越这个鸿沟。这一类人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往往一件真实的书画也看不懂,很多时候,他们的成绩,看起来还不如市场派,所以,目前绝大多数人,宁愿相信市场人士,也不相信学术界人士。

                但是,书本知识有两个优势,首先,这是从体系入手的知识结构,因此,各艺术品之间的优劣,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大幅度、跨领域比较,比较擅长,学术入手出来的人,从来不会对任何艺术品都叫好,而是颇有贬褒。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学术可以教会你如何处理未知领域,对目前没有讨论到的问题,有一个方向性的推论,如果你的学术水准达到一定程度,市场上出现异常艺术品的时候,学术界人士会领先于市场派。因为学术界不是点状知识结构,而是结构性的知识架构,是存在推测性的。

                学术界的代表人物,其实是傅熹年,他的思维就是结构性的,你看他一些建筑史论文,根据存世的古代院子的尺寸,倒推出古代院子的建筑规则,这就不是点状思维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理论推算的。这种推算,恰恰是市场派人士比较缺乏的思维方式。

               所以,市场上的特殊艺术品,一般来说,不会被市场人士最先承认,而多是被学术界率先承认,缘由就在于此。学术界会看全局,市场派熟悉具体的知识点,这里没有谁强大的问题,仅仅是特长不同。

                如果教科书更加完备,市场人士觉得有用了,就会学习理论。学术界人士如果多接触市场,也可以为整体构架,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More 艺术评论
            Ο评选名家名作——著名画家苑贺斌
            Ο评选名家名作——著名画家徐春平
            Ο评选名家名作——著名画家唐策力
            Ο青年艺术家陈璐《园趣》个人作品展于韩国首尔举办
            Ο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张宁宁作品鉴赏
            Ο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蒋洪亮作品鉴赏
            Ο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屠维能作品鉴赏
            Ο泼墨心境——画家张德学山水作品欣赏
            Ο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倪利华作品鉴赏
            Ο【艺术中国 祥龙迎春】著名画家唐明珍
            More 名作欣赏
            Fernando Guerra别墅设计
            长城脚下的公社作品欣赏-飞机场
            Micro-Compact Homes(微型房)
            超有创意的房屋
            More 艺术趣闻
            启功:人生没那么复杂,就是找乐子啊
            齐白石买自己的假画
            张大千弟子伏文彦一段趣闻
            王献之为逃避公主追求自残 公主:他是残废我也嫁
            齐白石卖画时喜欢收崭新钞票
            清朝大官员被假文物羞辱
            朱新建痴棋输掉很多画
            米芾癫狂字更狂:为书画费尽心机
            启功教我学书法趣闻:为事业放弃喝酒奢好
            奇葩艺术家用自己的屎给扎克伯格画肖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 加入我们
            主编邮箱:421836602@QQ.com 编辑QQ:421836602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丹阳路与华英路交叉口 邮编:274000
            版权所有:©曹州艺术网(gucaozhou.com) 京ICP证110842号
            合作支持:©MEISHUJIA.CN 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75(s)   12 queries
            update: